我问你个问题,你不觉得日本这次真是被套牢了吗?
特朗普一句“她是具有巨大智慧和力量的女性”,表面像在夸,实际上是拍肩膀告诉你——我选的人终于上台了。
我当时就在想,这事儿没那么简单。
高市早苗,这个名字在日本政坛不是新鲜的。她是自民党里出了名的鹰派,主张修宪、扩军、强化日美同盟。她在选举期间多次强调要“坚定维护与美国的安全合作”。按理说,日本换个首相是件国内政治的事,但偏偏特朗普第一个站出来表态,这就不寻常了。
我查了下她上任后的第一句话:“不会改变与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。”这句话的信息量,比她那句“感谢人民支持”要大得多。
那份协议可不是小事。根据路透社报道,日本要维持对美出口平均15%的关税,同时未来10年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。这笔钱主要流向芯片、汽车和新能源领域,甚至一部分由美方企业主导项目方向。换句话说,日本的钱,要按照美国的意愿花。
你说,这像不像拿自己的储蓄卡让别人刷?
这还没完。特朗普在他自己的集会上公开说,日本是“最可靠的朋友”,美国要“回馈”这种友谊——但那种“回馈”,过去几十年看得够多了。上世纪80年代,美国用《广场协议》逼日元升值,结果日本泡沫经济破灭;现在美国换个方式,让日本投钱、让利、加税。套路变了,结果一样。
日本央行的数据显示,到2025年,日本政府债务已超过GDP的263%,创下历史新高。财政省预测,今年财政赤字约为11.3万亿日元。可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拿出5500亿美元投资美国,这已经不是“对外合作”,是自掏腰包救别人。
高市为什么要这么干?她自己说得很直白——“日本的安全与美国的繁荣密不可分。”这听上去像外交辞令,但掰开了说,就是她认定:靠美国比靠自己更安全。
问题在于,安全可以换,但经济换不起。
过去三年,日本民众生活已经够紧。日元汇率跌到1美元兑160日元,进口物价高企,东京市区超市里连鸡蛋价格都涨了将近40%。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连月上升,而工资涨幅始终追不上通胀。结果是什么?企业利润被压、民众消费下降、政府负债继续滚。
这时候再签个15%关税协议、再搞个5500亿美元投资,美国高兴了,日本企业彻底趴了。
你要说这事儿跟老百姓无关,那可真是笑话。丰田、索尼、日立这些企业一旦利润被削,裁员的、转移产线的,最终受伤的都是普通工人。日本总务省的数据很扎眼:2024年日本实质工资连续下降16个月,是自1979年以来最长下滑周期。
这还只是开头。
我看到日本国内一些评论,说高市上台后将“带领日本重新崛起”。可真崛起的方式,是靠外部支撑吗?她的政治路线清晰得很:扩大防卫开支、提高军费占GDP比例、增加驻美军事合作。国会预算委员会透露,2026年的国防预算将增至7.7万亿日元,比2020年翻了一倍。钱哪儿来?还是债。
这局就离谱。日本现在的样子,有点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,还在给别人当保人。美国一喊,立刻拿钱、拿资源、拿土地去铺安全网。安全确实是有了,只不过代价是把钱包交出去。
更讽刺的是,韩国那边正在靠中国游客、贸易和文化出口回血。韩国观光公社的数据说,2024年中国游客同比增长了450%,旅游业直接拉动GDP上升0.8个百分点。而日本呢?中国游客锐减、对华出口跌了21%。一个邻国在恢复,一个在加码美国的投资。
所以,我真不太理解日本现在的逻辑。
他们好像不相信自己的产业和市场,只信那条从白宫到东京的电话线。高市早苗可能真心认为美国的认可能换来安全感,可对普通人来说,安全感不是听特朗普夸一句“聪明女人”,而是去超市买得起菜、企业不再裁人、货币别继续贬。
我昨晚看完数据,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。一个有技术、有储蓄、有制造能力的国家,硬是走成了这样。
所以再回到开头那句——日本彻底没戏了?也许还没到“彻底”的地步,但方向确实走歪了。
如果你问我,日本现在像什么,我不会说比喻,我只会说一个场景:一个明知道房子漏水的人,还坚持要先帮邻居修屋顶。
你说,这事儿,算不算自己给自己找罪受?
明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